我国古来即有“六合君亲师”的尊者之谓。师之尊,在于播撒良知,垦育万众心田;师之大,在于行为演示,引领习尚之先。沈阳师范大学的发端处,恰有这样的三位大师擎旗掌舵。
新我国树立初期,百废待兴,康复并全力展开教育工作被说到议事日程。1951年5月21日,东北教育学院被同意树立,院长由其时东北公民政府教育部副部长董纯才兼任,校址设在沈阳市皇姑区崇山西路二段,后于1952年迁至皇姑区维德街(现辽宁中医药大学所在地)。
董纯才这位东北教育学院的首任校长,不光在学院创立之初立下丰功伟绩,还在我国的科普工作上卓有建树。
20世纪30年代,董纯才跟随出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参与安排“科学下嫁运动”,创作了200多万字的科普著作,并最早把苏联出名科普作家伊林的著作介绍给我国读者。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法布尔的《昆虫记》、《科学的故事》等科普名著经董纯才翻译,深受我国读者的欢迎。
1937年,董纯才抵达延安,创作了不少妇孺皆知的科普著作。其间《马兰纸》尤值一提。其时,对陕甘宁边区施行封闭,给边区的经济和军民日子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边区军民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延安纸张缺少,边区公民就使用当地很多野生的马兰草造纸,获得成功。
《马兰纸》写的便是用马兰草造纸的故事。文章以散文的笔触,浸透厚意地称颂了马兰草在恶劣环境中坚强反抗的百折不挠的品质,隐喻了我国领导的抗日军民不怕敌人和固执分子封闭、不怕日寇张狂暴虐的革命英雄主义精力。科学小品《马兰纸》不只遭到边区干部大众的喜欢,还得到主席的好评。
在登上东北教育学院的舞台后,董纯才所倡议的要遍及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精力的理念,也化作了这所大学的深沉见识。该学院于1951年6月至1952年1月和1952年3月至1952年9月,招收了两期训练班,首要学员为东北各省市中校园长、教训主任及有培育为行政领导干部出路的教师合计400人,并在结业前分别到东北各地中学展开了教育普查和研讨,为东北地区初等教育的展开和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1953年5月15日,东北行政委员会教育局下达了《关于调整、整理东北区师范专科校园的指示》,将辽东、辽西、沈阳、旅大、吉林、松江、黑龙江等七所师范专科校园调整兼并为三所院校,即东北教育学院、哈尔滨师范专科校园及大连师范专科校园。由是,沈阳师范专科校园和东北教育学院兼并,院长由东北行政委员会教育局局长车向忱兼任。同年九月,依据教育部要求,为一致师范院校称号,东北教育学院更名为沈阳师范学院,郭沫若亲笔题写了校名,院长仍为车向忱,副院长由吴伯箫担任,并兼任党总支书记。
车向忱是一位充溢传奇色彩的教育家。1925年起,车向忱在沈阳从事布衣教育和抗日爱国宣扬活动。他联合了一些爱国青年和进步人士,先后安排了奉天学生布衣服务团、奉天布衣教育促进会、辽宁布衣知识促进会、辽宁国货公司等大众团体,并任首要负责人。他以激烈的反帝爱国思维和穷干、苦干、实干的精力出名,被誉为“东北的甘地”。
“九一八”事故前夕,车向忱赴北大营,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劝说老朋友、东北军陆军独立第7旅旅长王以哲反抗日寇,并说:“一旦日本人开了火,你只要能坚持反抗3天,咱们立刻安排义勇军援助你们。在大众方面,建议两三万人抗日是不成问题的。”但是,适得其反,关于日军的侵犯,北大营官兵遵从南京指令未予反抗。
所以 “九一八”事故后的第二天,车向忱撇下妻小,联络了东北大学的张希尧、宋黎、苗可秀等40多名学生,怀着报仇雪耻、克复东北的急迫希望,相继奔赴北平。数日后与在北平的东北知名人士高崇民、阎宝航等老友一起建议树立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研讨怎么援助在东北坚持抗战的各路义勇军。1932年1月4日,车向忱毛遂自荐,决议出关潜入敌后,联络各股义勇军。
1932年2月,车向忱化名杨秀东,装扮成卖药先生,把救国会和张学良用白绫子写给义勇军的委任状及密信藏在贴身棉衣里,由宋黎、李述全伴随,北上慰劳各地义勇军。
车向忱一行为大连、庄河、安东(今丹东),抵达凤城,找到了邓铁梅领导的抗日义勇军,代表救国会表示慰劳,把救国会的委任状交给邓铁梅,还将东北大学学生苗可秀介绍给邓铁梅做秘书长。随后又踏着积雪掩盖的辽东大山,抵达临江八道江,见到了正酝酿举义的唐聚五。车向忱代表救国会向唐聚五表示慰劳,并鼓舞他坚决抗日。
尔后车向忱又化装成农人,单独穿过人迹罕至的大森林,总算找到马占山的部队。日军侵犯黑龙江时,马占山指挥出名的江桥战争,打响了抗日榜首枪。
车向忱在沈阳师范学院的首要伙伴吴伯箫,则是我国今世出名文学家和教育家。吴伯箫不只为我国的教育工作做出了严重贡献,更可贵的是他使用业余时间勤勉笔耕,以其精巧的散文著作丰厚了我国的文学宝库。他的散文《南泥湾》《一坛血》《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我没见过长城》等作为范文录入中学语文教材,《早》被编入小学语文教材,其数量之多在同代作家中名列前茅。
在车向忱、吴伯箫担职沈阳师范学院期间,该学院是新我国最早的师范大学之一,是东北仅有的两所本科师范学院之一(另一所是东北师范大学)。在此期间,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冉欲达、李承烈等编写的《文艺学概论》,张震泽、韩梅岑等编写的《周代文学著作选》,高擎州、赵恒昌等编写的《我国现代文学》,历史系王荣堂编写的《国际近代史》等,在其时全国高等校园中产生了必定影响。
1965年,全国各地掀起了半工(农)半读运动。出于分散城市人口的战略考虑,沈阳师范学院搬迁到向阳边杖子公社姑营子大队办学,更名为辽宁榜首师范学院。虽在“半工半读”“半农半读”的探究中取得了难能可贵的成果,但该学院全体处于阑珊之中。1978年省教育局调研组来该校调研时,发现教工食堂里没有一把椅子,校园礼堂里空无一物,连天棚上的金属线都已丢掉空,而在校园周边的集市上,乡民们毫不隐讳地出售本属于该校的各种物品。
座谈会上,教师们更是大声疾呼:眼看着自己的教育思维一天天掉队、教育内容一天天陈腐、教育技能一天天过期,心急如焚。这种情况不改动,何故培育新一代优秀教师?调研成果引起决策层的分外的注重,省里决议原沈阳师范学院的干部、教师和后到“辽一师”任教的骨干教师,原则上都调回沈阳,与正在筹建的沈阳师范专科校园兼并,组成新的沈阳师范学院,“辽一师”锦州分院改为锦州师范学院。
重生的沈阳师范学院开端落户沈阳市郊的兴隆台,后经学院屡次努力争取,总算在1980年暑期后连续迁到市区第33中校园址,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改进了办学条件,学院进入全面康复展开时期。
尔后的沈阳师范学院双足发力,一方面在辽宁高等教育研讨的起步与壮大中肩负起严重任务,一方面创造性地施行财物置换加后勤社会化变革,推进了学院的一系列重组,完成了沈阳师范大学的更名,迈入了新的展开阶段。至此,沈阳师范大学复归了原本位置,宣布黄钟大吕之音。影响所及,远超该大学本身,对全省甚至全国高等教育的历史性腾跃都产生了活跃的影响。
古昔为学有大路,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又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千锤百炼的沈阳师范大学带着老校长董纯才、车向忱、吴伯箫的希望,肩负起师范院校的崇高任务,以“博学厚德尚美健行”为校训,行进在风雨往后的“彩虹桥”上,向现代教育的顶峰开端了新一轮的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