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我局共受理三种专利申请353,807件,比上年增加 45,320件,增长14.7%。专利申请显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是从三种专利申请的数量来看,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年申请量均突破十一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30,133件,比上年增加24,815件,增长23.6%;实用新型专利申请112,825件,比上年增加3,710件,增长3.4%;外观设计专利申请110,849,比上年增加16,795件,增长17.9%。专利申请继续呈现“三分天下,各有其一”的格局,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专利申请占总量的占比分别是36.8%、31.9%和31.3%。
二是从国内外三种专利申请的类型分析,国内申请以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为主,国内发明专利占国内专利申请的比重较上年增长一个百分点,达23.6%;国外申请以发明专利为主,占国外申请总量的86%。
三是从发明专利申请的国内外构成来看,国内发明专利申请为65,786件,国外申请为 64,347件,国内当年发明专利申请量继续超过国外。
截至2004年12月31日,我局已累计受理专利申请2,284,925件,其中国内专利申请为1,874,358件,占82%;国外专利申请为410,567件,占18%。
自1994年我局成为PCT成员国以来,截至2004年12月31日,共收到国际申请7,129 件;收到国际申请检索本7,215件,完成国际检索报告6,210件;收到国际初步审查要求书3,508件,完成国际初步审查报告2,959件;进入我国国家阶段国际申请158,026件,其中发明专利157,968件,实用新型专利58件。
2004年,我局共收到国际申请1,592件;收到国际申请检索本1,797件,完成国际检索报告1,274件;收到国际初步审查要求书518件,完成国际初步审查报告534件;进入我国国家阶段国际申请32,438件,其中发明专利32,421件,实用新型17件。
2004年,国内专利申请量按省市排序与上年相比有所变化,位居前十名的依次是: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北京、山东、台湾、辽宁、天津、湖北。
2004年,国内职务申请和非职务申请所占的比重与上年接近,发明专利申请中职务申请所占比重有所上升。国内职务申请为111,280件,比上年增加 8,824件,增长8.6%,其中发明专利申请为41,750件,比上年增加7,019件,增长20.2%。来自国内企业的专利申请量为90,148件,比上年增加 6,031件,增长7.2%;来自国内大专院校的专利申请量为12,997件,比上年增加2,745 件,增长26.8%。
截至2004年12月31日,来我国申请专利的国家和地区共有127个,2004当年共有 86个,新增加的国家有1个:喀麦隆。2004年申请量排在前十位的国家依次是:日本、美国、韩国、德国、荷兰、法国、瑞士、英国、意大利、瑞典。
2004年,我局共完成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国际专利分类240,026件,比上年增加44,903件,增长23.0%。
从2004年发明专利申请的国际专利分类(IPC)情况看,其特点是:(1)有关医用、牙科用、梳妆用的配制品(A61K)的申请第十三个年头列在申请总量首位,国内申请占到近四分之三;电数字数据处理(G06F)的申请名列第二,国内申请占到一半以上;有关数字信息的传输(H04L)的申请名列第三,国内申请占到一半以上;有关医用、牙科用、梳妆用的配制品(A61K)及有关电数字数据处理(G06F)的申请连续第九年名列国内三甲。(2)国外申请排名前10位的国际专利分类顺序与去年相比有所变化,有关数字信息的传输(H04L)的申请排名由上年的第7位上升到第3位;比重占优势的主要为有关信息存贮(G11B)、有关半导体器件(H01L)、有关光学元件系统或仪器(G02B)的专利申请,其数量均分别占到各自国际专利分类申请总量的65%以上。有关数字信息的传输(H04L)的申请量增长最大,与上年相比,增长率达173%。
由于2004年实用新型专利98.9%是国内申请,因此有关国际专利分类的申请排名实际上反映了国内实用新型申请的状况。有关用于贮存或运输物质的容器或包装(B65D)的申请第十一个年头位居首位,有关电传导的连接(H01R)、电数字数据处理(G06F)的申请分列第二、第三位。
截至2004年12月3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已累计授予专利权1,255,499件。2004年授予专利权190,238件,比上年增加8,012件,增长4.4%。
2004年,授予发明专利权49,360件,比上年增加12,206件,增长32.9%;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70,623件,比上年增加1,717件,增长2.5%;授予外观设计专利权70,255件,比上年减少5,911件,下降7.8%。
现阶段,混合动力汽车是缓解汽车工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能源匮乏问题的最佳方案之一。中国巨大的市场吸引了多家汽车公司进入中国混合动力汽车市场。2004年9月,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与我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确定丰田汽车将在2005年开始,在一汽生产以其非常成熟技术“Prius”为原型的混合动力汽车,同时将在一汽的品牌车辆上搭载应用丰田技术的混合动力系统;10月,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与上海汽车集团公司签署了合作协定,准备进行混合动力汽车的开发和商业化运作;11月,日本的本田汽车公司也表示希望尽快在中国开始生产其开发的混合动力轿车。有关混合动力汽车在中国的专利申请情况也反应了这样的情况,2004年在中国有关混合动力汽车的专利申请的申请人大多分布在在几家日本汽车公司:丰田、本田、日产、日野。
我国的混合动力汽车技术探讨研究与开发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许多研发单位都申请了相关的专利,在整车和关键零部件方面申请了多项专利,有效地提升了我国混合动力汽车产品的竞争力。
2004年有关混合动力汽车的专利申请的技术内容大多分布在在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技术方面,其中关键的控制技术是对内燃机驱动系统和对电机驱动系统实现双重控制。目前,HEV上普遍采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各种智能控制管理系统,例如自适应控制管理系统、专家控制管理系统、模糊控制管理系统、神经网络控制管理系统等均已经应用到HEV上,使HEV的动力性能达到或接近现代内燃机汽车的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电动机驱动的辅助作用,使HEV更安全、节能、舒适、环保。随技术的不停地改进革新成熟,混合动力汽车将慢慢的变成为汽车市场的主流。
近年来数字信息传输技术迅猛发展,尤其是在网络技术领域。我国在该领域的核心技术开发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也逐步缩小,例如,在网络接入安全认证、网络增值服务、网络维护等方面。从专利角度划分数字信息的传输技术,大多分布在在国际分类H04L小类中。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4年1月1日至2004 年11月30日,属于国际分类号H04L的发明专利申请量为4,144件(包括2004年1月1 日至2004年11月30日,进入国家阶段的国际申请997件)。其中国外申请2,030件,占 48.99%,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德国、法国、荷兰、芬兰和瑞典(按申请量排序)的专利申请总量1,915件,占该领域国外专利申请量的94.33%,大多分布在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一些大公司;国内申请2,114件(包括台湾申请171件),占51.01%,这是我国在该领域首次国内申请量超越国外申请量,不仅在数量上达到一定规模、增长明显,而且申请的技术上的含金量上也比以前有所提高,并提出了以有关家庭网络方面的专利池为基础的闪联标准,这显示出我国在该领域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方面的进展。这些国内申请大多分布在在华为、中兴、乐金电子、港湾、联想等一些比较大的公司和上海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院校及中国科学院一些科研机构。
在各个技术领域的专利的构成上,大多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关网络接入安全认证方面(H04L9/00)的申请474件,包括用户身份识别、入侵检测、数字签名控制、密钥验证、数据的加密解密等等;第二,有关网络增值服务与计费方面(H04L12/00、H04L12/14、H04L12/16)的申请417 件,包括在线游戏、视频会议、网络内容下载、联网税控、网上超市、远程教学、网络服务计费;第三,有关网络维护、管理、监视、测试等方面(H04L12/24、H04L12/26)的申请513件,包括网络监控、防火墙、网络内容过滤、网络链路维护及监测、合法监听、安全预警、服务的品质检测;第四,有关网络结构配置方面(H04L12/28、H04L12/54)的申请1,266件,包括家庭网络系统、IP 地址管理、网络路由配置及控制、带宽分配等网络资源管理;第五,有关基带系统、调制载波系统方面(H04L25/00、H04L27/00)的申请338件,包括信道估测、均衡以及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的噪声抑制、功率补偿等。
目前国内外的许多组织、机构和公司正在对有关下一代网络技术(NGN)的每个方面进行研究,其中之一是网络融合。这里所提及的网络融合,是指用户都能够在一个基于IP的,集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于一体的,可提供话音、视频、数据等多媒体应用等增值服务的统一网络站点平台,它可满足各种需求,如远程教育、家庭办公、网络会议等等。能预见,实现网络融合的下一代网络(NGN)技术也会发展比较迅速,有关下一代网络的关键技术,如软交换技术(包括媒体网关接入、呼叫控制、业务提供等)、下一代网络协议Ipv6的应用、网络核心路由器(汇聚路由器)配置、网络管理器、网络处理器、虚拟专用网、IP QoS和与增值服务相关方面的申请将会非常活跃。
乳业是近年来我国饮食业中发展最快的子行业之一。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4年 1月至6月,我国规模以上乳制品企业总产值为191.23亿元,同比增长36.82%;乳制品产量68.1万吨,增长30.97%;液体乳产量246.07万吨,增长63.27%。中国无疑是乳业巨大的消费市场,随着时下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牛奶的需求还会持续不断的增加。然而,与巨大的消费数字相比,我国在乳制品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却是很少的。尽管如此,我们从对这些专利申请的分析中,还是能看出中国乳制品行业具有美好的前景。
图1是2002年至2004年(截止至11月)各年度公开的在中国申请的申请数量,图2 是各年度公开的本国申请人的申请数量。2002年,本国申请公开的数量是58件,占当年公开申请总数量96件的60.4%;2003年,本国申请公开的数量达82件,占当年公开申请总数量102件的80.4%;2004年,本国申请公开的数量达到91件,也占当年公开申请总数量的72.2%。在总体申请量上升的同时,本国申请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可以预测,随着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乳制品领域的专利申请也将如同其消费增长的势头一样,还将不断地大幅度地提高。
从申请人的构成来看,职务发明的比例也在逐年增长。表1中显示了2002年至2004 年(截至11月)各年度公开的本国申请的职务发明情况。从中能够准确的看出,2004年本国职务发明的比例占36.2%,比2002年的22.4%和2003年的23.2%有明显地增长。也就是说, 2004年公开的本国申请数量的增长主要是由企业、科研院所等职务发明的增加而导致的。
此外,针对本国职务发明中申请人的组成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在加入专利申请的行列。2002年,本国职务发明的申请人主要包括上海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华芳天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11家;2003年发展到12家,新增申请人包括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锡林郭勒盟鑫泰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等;而2004年,职务发明申请人激增至22家,新增加的申请人中有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乳业集团广泽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恒康乳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这些国内著名的大中型企业。越来越多的企业、科研院所参与研发和申请专利,必将改变过去以个人申请为主、申请内容的技术水平较低的状况。
美国雀巢制品公司是多年来一直在中国申请数量比较多的国外申请人之一。2004年公开的发明专利申请中,雀巢制品公司在中国有6件申请,上海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有4件申请,就这两家所申请的内容、主题及所涉及的分类号领域相比较(表2),能够准确的看出现阶段中外在乳制品领域中技术水平的差距。中国申请的主题仍主要偏重于配方和原料的代换,技术内容所适用的范围相对较窄,同时基础性专利申请相对较少。
因此,我国在乳制品专利未来的发展方向不应当仅从数量上增加,更应提出更多更深层的基础性专利。
摄影技术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从银盐感光摄影时代进入了数字记录摄影时代。数码相机的发展,只经历了短短的十几年时间。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数码相机的飞速发展,有关数码相机方面的专利申请日益增多。
本领域的专利申请大多数是国外申请,国内、国外的申请比例严重失衡。国内与国外申请量的比例约为1∶9。申请相对集中在日本、美国、韩国、德国等国家,其中日本申请约占70%以上。国外申请几乎都是各个公司的职务发明,国内申请基本上都是非职务发明。国内的申请主要涉及立体图像和全息摄影,国外的申请基本上都涉及照相机。有关相机方面的申请相对集中在一次性相机、APS相机、数据写入装置、胶片传输、摄影镜头、数字信号处理、控制系统、电子快门、自动聚焦、自动曝光、自动白平衡等方面。
银盐相机中涉及一次性相机和APS相机的申请可能会多一些。一次性相机的特点是小型化和低成本,通过压缩零部件的体积、优化空间结构来实现小型化;通过重复使用相机的零部件来降低成本,例如,重复使用闪光装置,就能大大地降低成本。采用APS 胶卷的相机,不仅能记录图像,还能记录拍摄时的时间、照相机的设置等信息,还可以拍摄不同规格的照片,并且为后期的冲印提供数据。
数码相机的技术发展很快,现在已趋于成熟。数码相机与银盐相机的明显区别在于:摄像元件是图像传感器,而不是胶片。图像传感器通常采用CCD,部分采用CMOS,由于CMOS器件的灵敏度、动态范围和信噪比等指标均有很大的提高,低端产品CMOS 有可能会替代CCD;信号处理是数码相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A/D转换获得的数字电信号之后有大量的信号处理和计算工作要做,如数字滤波、图像信息的重新组合、数据压缩等。相机要取得准确的自动曝光、自动对焦、自动白平衡、伽马校正等功能都有大量的数值计算、优化、平衡的工作,数字信号处理器件是专门用于对大量数字信息处理的CPU。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是各个生产数码相机公司的核心技术,相应数字信号处理方面的专利申请会慢慢的变多。数码相机的曝光宽容度和焦点纵深要比传统的银盐胶片小,因此,数码相机对快门的曝光精度和镜头的对焦精度的要求高,曝光和对焦控制也是数码相机生产厂商研究的课题,各自会申请自己的专利。
无论是银盐相机还是数码相机,图像质量会逐步的提升,功能更多。随着数字信号处理速度的提高,数码相机快门和成像之间的延时会缩短。数码相机与其他装置组合一体的产品花样繁多。
水煤浆是八十年代初出现的一种新型煤基浆体燃料,国际上称为CWM(Coal Wa ter Mixture)或CWF(Coal Water Fuel),含煤约70%,化学添加剂约1%,其余为水。其中所含水的热量损失,仅占水煤浆热值的4%。水煤浆技术使煤炭从传统的固体燃料转化为一种浆体燃料,从而带来很多优点。水煤浆技术具有输送容易、燃烧效率高、负荷易调控、节能和减少污染等显著优点,并具有非常明显的经济效益。水煤浆研究在我国受到了格外的重视和支持,研究水平位于世界前列。
截至2004年12月,在已经公开的中国专利中,水煤浆领域的申请已达136件,涉及水煤浆制浆工艺、设备、燃烧、输送和应用的每个方面。图1和图2显示了水煤浆专利申请的年度统计数据及其国际专利分类号的分布情况。能够准确的看出,自1985年以来,水煤浆专利申请出现了三次较大的波动,这主要源于国际能源市场和国内能源市场的价格波动。自2000年以来,水煤浆领域技术发展日渐活跃,专利申请持续增加,年增长率约25%。截至2003年 12月,2003年的申请已经公开22件,预测全年申请量约36件。上述申请主要集中于水煤浆制浆(C10L)、燃烧(F23D、F23C、F23K、F24H)、物理混合研磨(B05B、B01D、B01F)、水煤浆气化和在污水处理方面(C02F、C10J)的应用。
在水煤浆领域的专利申请中,国内申请人占89%,国外申请人占11%,国外的主要来自于日本和美国。国内申请人主要有中国矿业大学、华煤水煤浆联合中心、浙江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国外的申请人主要有日本的COM公司和美国的陶氏化学公司。
从专利技术内容来看,我国申请人在浮选精煤和水洗精煤混合制浆工艺上已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但从水煤浆技术的整体看,我国申请人尚未构建起有效的专利群,存在着申请人分散、缺少系列申请和覆盖面小等问题。同时,水煤浆添加剂研究一直是制约我国水煤浆技术发展的重要的因素之一,国内申请较少涉及。与日本相比,我国水煤浆领域专利的申请量仍然较少,日本水煤浆专利申请量达到了1,022件。
目前,水煤浆的产业化步伐在我国不断加快,我国已经建成了枣庄水煤浆厂、邢台水煤浆厂,白杨河水煤浆厂、大同水煤浆厂、胜利矿水煤浆厂、和株洲水煤浆厂等多个制浆厂。因此,一定要重视该领域专利战略研究、实施,为我国水煤浆产业的迅速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上的支持和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